《大器可以晚成》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樣貌

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當世界沈迷年少得志,耐心是你成功的本事』

或許就是被這句副標題打中了吧!從求學時期到現在歷經七年的職涯,沒有在這些階段獲取到亮眼的成績,也沒有進入頂尖知名的學校或企業單位,就算自己一路上積極的學習新知識、嘗試新領域,但沒有學歷背景、響亮的任職職稱就好似無法肯定自己過去的努力,質疑自己能力不足、付出不夠。

在這樣自我懷疑的聲音裡,我渴望尋求這些答案的解答,究竟為什麼會陷入這樣的迷思?而成功真的只有一種樣貌嗎?若我在人生上半場就慘輸一大截,我能倚賴什麼能力獲得我想要的成就呢?


這本書在說什麼

《大器可以晚成》本書的作者里奇.卡爾加德(Rich Karlgaard )本身就是個大器晚成的例子,求學時期就算仿照成績優異的同學,仍然只是獲取平凡的成績畢業,歷經多樣不起眼的工作,找不到人生的方向目標。三十歲後開始嘗試創業,開始意識到自己對於特定領域的熱情與天賦創辦了雜誌,最終在44歲成為美國權威財經雜誌《富比士》的發行人。

現今社會文化在媒體渲染之下崇尚「英雄出少年」,大幅報導及早成功的企業家、創業者、明星、球員等等。父母、師長、同學,開始加諸許多期盼及寄望,認為獲取了高分、高薪、體面的職稱或工作才是所謂的成功。然而在這樣文化環境下的人們遇到了巨大的壓力問題,從學業、人際關係、就業甚至是結婚,涵蓋了我們的一生。

而非及早成功的族群,也就是本書探討的對象「大器晚成者」,通常有別人一開始看不出來的天賦,但卻比預期更晚發揮其潛能,因為更懂自省、謹慎體貼、耐心十足、設身處地、管控情緒、高情商,因此更能面對逆境,反而能有別傳統發展模式以更創新的方式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不管在任何階段都能夠實現自我發展潛能。


每個人都有自己發展的步調

每一種能力都有個別發展至高峰的時間,通常作為解決問題邏輯思考的「流質智力」通常會在早年達到高峰,但仰賴知識與經驗的「晶體智力」則是會隨年紀而上升,而這些能力會因為使用的工作、職位、工作內容而需求有所不同,需要去找到合適能力來平衡。

例如手術醫生,手眼協調能力相關的「流質智力」在五十歲後開始下降,但因看診經驗豐富「晶體智力」相關的診斷能力卻不減反增直到七十歲,醫院便可以再找年輕的手術醫師相輔相成。

而許多矽谷新創公司員工年齡層普遍較低,原因是工程師寫程式的工作更重視流質智力,若是公司內需要的是管理相關的工作而是需要晶體智力了!

工作要有最佳表現,流質智力和晶體智力需要平衡。工作不同平衡就會不同

每個能力成熟的時間都是因人而異的,也因為各種能力的相輔相成而創造出如此不同的每一個個體。不要急著讓自己去合適在某個框架內,給予自己一個小空檔去探索去發現,找到合適的步調去發展,都有機會在某個領域發光發熱。


傳統文化框架帶給我們的束縛

過去衡量能力採用廣受愛戴的測驗方式,並無法真正衡量出真正的學習成果,每個人對於學習的掌握力不同但不代表投入程度就會與之成正比。經濟蕭條過後,工廠開始進行專制、標準化的管控,而這樣的文化也延伸到了教育界,對於學生進行標準的管控,有固定的上下課時間、學習的科目、以及科目內必學的課綱。

如果一個量化社會指標用於社會決策的程度愈高,這指標就愈容易走樣,也愈傾向於扭曲與損害這指標所測定的社會過程

這樣標準管控的文化傳統之下,成功的途徑單一,只要有個好學歷、成為三師或是國家機關的公務員,就能夠有平穩順遂的人生,在我們還不具備獨立思考能力時被這些觀念影的我們,就只能順從,直到二十多歲心智逐漸承受後,發覺不適合自己的發展,追求眾人期待下的自己正背負著諸多的壓力。

人類的發展錯綜複雜,難以以固定單一的測驗或標準化的教育來適用於每個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面向及才能,開放的給予各種機會進行探索,不一定要早早成功,大器晚成也是一條成功之路。


刻意放棄讓你向目標往前一大步

果斷放棄吧!勇敢面對被文化所影響而帶來的社會輿論,放棄不合適自己的各種追求,明白就算堅持到底了也可能不會成功。以經濟學的沈沒成本及機會成本來看,在堅持過程中所耗費的時間、毅力、決心、意志力這些無形的沈沒成本,其實都是在啃食自己的精神及健康,甚至阻礙自己尋找更適合自己的機會。

  • 沉沒成本:花在某個計劃或人生方向的金錢時間或精力,投入的越多越久想放棄就越困難
  • 機會成本:如果能不在意沉沒成本,或許可以把花在不怎麼樣的地方的時間跟精力,轉換到另一個更適合自己的地方

真正成功是懂得放棄的人,放棄是一種力量,快速失敗的能力

但是,並不是什麼事情都放棄,需要好好與自我對話,並且勇於承擔放棄後的責任,為自己做的每個決定負責。放棄最直接的方式,也就是更換目前所處的環境,尤其是大器晚成者,敏感、內向、安靜的這樣高反應、高敏感的族群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才能找到適合的環境,包含了工作、朋友圈或其他社會群體,找到合適自己、價值觀吻合的環境對於自己身心滿意度會更高。


大器晚成的六大優勢

  • 好奇心:與動力彼此回饋,帶來創新,若缺乏代表智識怠惰藐視事實
  • 同情心:豐富經驗懂的反思,提供利他行為
  • 韌性:為挫折負責,採取因應的行動
  • 沈著:冷靜能夠幫助解決問題也能好好傾聽
  • 洞見:頭腦中儲存著大量經驗、模式、情境,化為價值連城的想法
  • 智慧:量到現實狀況的深思行為,因過往累積更精細的經驗體會更敏銳

這六大優勢包含好奇心、同情心、韌性、沈著、洞見、智慧,而這些特質都並非能夠在年輕時迅速取得的,都得倚靠時間慢慢淬煉而成,會在生命的路上遇到各種挫折及阻礙,但也會從中找尋到自己的力量隱藏的天份,而走過這些過程我們需要的,是多一點的耐心。


後記

大器晚成者在前往成功的路上,善用故事的力量讓過去的故事經過自己的探索找到另一條路通向未來,而這條路要走得順暢走的長久便是要靠富有彈性的毅力,不用設定好一份完美計畫才上路,可以經由探索、釐清自我,找到一條更能實現自我的道路。

故事是從過去的某個地方來到現在,然後以有意義的方式導向未來

邊讀邊與自己對話,完食這本書後,在身心靈有一種舒服踏實的感受,開始了解存在在自己身上、自己所能掌握的是什麼樣的能力及特質,這些特質不代表著無法及早成功的缺陷,或許幾年後某個能力成熟了又或者某個能力退化了,都能經由再次的對話探索、放棄現況、開創新格局來找到另一個成功方程式。

其實,〈六分熟・實驗事〉就是在讀完這本書後誕生的,經營這個網站會讓我成功嗎?我不知道也沒有把握,但我確信透過六分熟探索自己、培養知識、寫下成長故事,這不是很完美無缺的計畫,但我知道的事他會帶我到過去從未到過的地方。

1 thought on “《大器可以晚成》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樣貌”

  1. 那一段傳統文化框架描述跟『黑馬思維』概念幾乎一模一樣! 好驚人。
    我想,如果社會對個體差異給予更多尊重,包容各式各樣的好人生類型(成功類型),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的人們都可以活著更自在吧。

    期待下一篇文章:)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